科技

水质检测常规9项揭秘九大关键指标

pH值

水质的酸碱度主要通过测量其pH值来表征。pH值是指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的对数,范围从0到14。一般来说,自然水体如河流、湖泊和地下水的pH值通常在6.5至8.5之间,而饮用水标准要求在6.5至9.5之间。这一范围内可以提供适宜的人类生活和生物生态环境。然而,如果pH偏离这一标准,将会对微生物繁殖、化学反应以及植物生长造成影响。

总硬度

总硬度是衡量含有多种金属离子的程度的一个指标,其中以钙和镁为主,这两个金属元素能够与洗涤剂中的软化剂形成沉淀,从而使得洗衣变得困难。此外,高硬度还可能导致管道堵塞和加热设备损坏。在饮用水中,总硬度应控制在1毫埃克瓦尔(mEq/L)以下,以保证使用者不需要额外添加软化剂,并且不会对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悬浮物

悬浮物是一种粒径较大的固体颗粒,它们不能被过滤网或其他物理方法完全去除,因此对于饮用水质量非常重要。如果悬浮物含量过高,不仅会影响美观,而且可能引起消毒效果下降,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威胁。因此,在进行饮用水处理时,要特别关注悬浮物的去除工作。

氨氯화合物残留

氨氯化钠(即常用的漂白剂)用于杀死细菌,但它也有一定的毒性。在处理过程中,一定要确保其残留水平低于安全标准,以免长期摄入导致身体损害,如肝脏疾病等。因此,在检查饮用水时,还需监测氨氯化钠及其代谢产物是否超标。

不同类型重金属污染

重金属如铅、汞、砷等由于其高度毒性,对人体健康具有极大的危害作用。当这些重金属进入环境并随后进入人类食品链,就可能引发多种严重疾病甚至癌症。因此,在检测饮用水时,也必须检查这些有害元素是否超出允许限值,以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

你可能也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