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水质标准之五确保饮用水安全的关键参数

pH值

在自然界中,pH值是衡量一种溶液酸碱性的指标。对于饮用水而言,pH值需要控制在6.5至8.5之间,这样可以避免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在这个范围内,可以有效地防止水中的金属离子析出和腐蚀管道,同时也能减少微生物生长,从而降低细菌、病毒和其他有害物质的风险。

总硬度

总硬度是指含有二氧化钙(CaO)和硫酸镁(MgO)的量,它会影响到饮用水的口感以及可能引起的设备损坏。通常,总硬度应控制在100毫埃施密特(mg/L)以下,以保证供水系统不受破坏,并且保持饮用水质量。此外,对于某些地区居民,如儿童、老年人或心脏病患者,由于他们对身体需求较高,因此建议使用更低软化水平。

总氮

总氮包括亚硝酸盐、二氧化氮等形式,其过高会导致氧气消耗增加,使得游泳池或排污系统无法正常运行。此外,亚硝酸盐还可能与食物中的胺类反应产生神经毒素N-甲基肉桂醛(MMT),对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因此,在处理工业废水及生活垃圾时必须严格控制其含量,以保护环境和公众健康。

重金属

重金属如铅、汞、砷等因其强大的生物积累性,即使浓度很低,也能导致长期暴露危害健康。例如,铅可通过血液循环进入大脑,对儿童发展特别不利;汞则易被摄入人体并积聚,最终影响神经系统功能。而砷虽然微量但也是致癌物之一,不宜存在于任何生活源中。如果检测结果超标,则需采取措施进行去除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微生物学指标

这包括细菌计数(如E coli)、衣原体及弧菌检测试验,以及维生素B12检测等。这些建立了一个全面评估污染状况的框架,因为它们能够揭示是否存在由动物粪便传播的疾病来源。此外,一些特殊情况下,还要考虑耐药性培养介质上所呈现出的抗药性细菌数量,以防止未来出现抗药性问题。

你可能也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