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发现16万种新RNA病毒:阿里云与中山大学合作的科学奇迹
在《Cell》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成果,展示了人工智能如何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RNA病毒的多样性。通过使用名为LucaProt的人工智能模型,这项研究发现了超过16万种新的RNA病毒,这个数字远远超过了之前所知的数量。
这项研究是由阿里云飞天实验室算法专家贺勇和中山大学医学院侯新博士共同领导的一个团队完成的。这次突破性的发现不仅扩大了我们对RNA病毒世界了解,也为未来可能发生的大流行提供了预警,并有助于推动RNA病毒疫苗的研发。
贺勇表示:“基于AI+病原体学的新研究框架,为人类对病原体圈认识带来了重大变革,有助于预警未来可能发生的大流行,以及进一步推动RNA病原体疫苗研发。”他还强调,随着这种认识不断完善,我们将能够更好地应对全球健康挑战。
这项工作是AI for Science领域的一大进展,该领域正在探索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解决传统生物学问题。通过结合生物学知识和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科学家们能够自动化许多复杂的手动过程,从而加快疾病诊断、药物开发和其他相关领域的研究进程。
在此次研究中,贺勇指出LucaProt模型采用Transformer框架与大型模型技术,与蛋白质序列和结构特征相结合,在测试中显示出了高准确性和特异性。在外部验证集上,它达到了97.4%召回率及0.023%假阳性率,而检测速度只需几百毫秒至几秒,比传统方法快得多。
这个项目展示了一种新的方法,将标准化 RNA 病毒寻找与 AI 结合起来,以一种可重复且高效的问题导向方式进行数据分析。这不仅提高了数据处理速度,而且减少了错误可能性,使得科学家们可以更加迅速地识别并分类 RNA 病毒,从而促进医学领域中的创新发展。
总之,这一成果凸显了人工智能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潜力,并揭示了一条通往未来的道路,那么接下来,我们又能期待什么样的突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