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2005年液晶电视走势预测智能与智慧在社会中的差异探究

我预计2005年的中国液晶电视市场将展现出四个显著特征。

首先,市场将持续高速增长。近年来,中国液晶电视市场基本保持每年300%的增速,我认为在未来四年的时间里,这种增长率会维持不变。

其次,价格将大幅下降。预计到2005年,中国的15英寸和30英寸液晶电视将继续呈现大幅度降价态势。例如,以15英寸和30英寸为例,2005年这两种尺寸的液晶电视价格预计分别从目前均价4500元和1.4万元下降至3000元以下和1.1万元左右,其中部分品牌型号甚至可能突破1500元或8000元以内的大关。此外,不同规格的产品也会出现不同的价格调整。

这些价格的大幅下降主要是由三个因素驱动:首先,全世界面板供应能力急剧提升,在2004年下半年之后,全面的供需平衡已经达成。而到了2005年,还有至少两条六代面板生产线投入生产,并且七代面板生产线也有可能投产。这意味着随着面板供应能力的大幅增加,其成本占整机成本的50%——70%,自然导致整机价格进一步走低;其次,全世界各大制造商和销售商都在积极拓展液晶电视市场,他们采取各种措施来刺激市场发展,这包括不断地进行定价战;最后,由于彩电制造企业规模化生产能力迅速提高,其单机成本必然减少,为更大的定价空间提供了条件。

第三点,是30英寸液晶电视成为主流产品。目前,我国液晶电视市场仍然以小屏幕产品为主导,但这一局面正在发生变化。在未来的时间里,我们可以看到整个行业向大屏幕方向转变,并在一年内形成两个主要规格,即30与15英寸之间较为平衡的情况,其中30英寸将占据更大的份额。在全球范围内,已证明了30英寸是最受欢迎的尺码。未来家庭中的这种分布趋势是:客厅中使用的是通常更大的屏幕,而卧室则适用20或25英寸的小一点屏幕,最小尺码如15英寸则逐渐退居书房、厨房等相对狭窄的地方。

最后,对于民族(即国内)液晶产业而言,它们还需要克服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方面存在的问题,这些挑战决定了它们未来难以摆脱被动状态。此外,由于缺乏完整产业链构建,在关键环节如芯片、模块制造上,国内企业缺乏话语权虽然有一些公司如上汽通用、大唐集团尝试进入这一领域,但是与韩国、日本等国家相比,无论是在品质还是供应量上,都存在相当差距。这使得国产企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

你可能也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