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

轻薄本Google Pixel插电与不插电性能对比英特尔展现自然移动体验

随着移动场景的日益普及和性能的不断提升,轻薄本电脑在日常办公、网页浏览、影音娱乐等多元化使用需求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了全面检验轻薄本的移动体验,我们需要将测试环境设置得更贴近用户实际使用场景。理论性能测试与真实体验之间存在差距,而仅在插电的情况下进行测试无法完全反映设备在不插电下的真实性能表现。

既然“不插电”情况下的性能已经成为用户选择轻薄本时的一个重要标准,那么英特尔就通过媒体分享会介绍了搭载第11代酷睿处理器的轻薄本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如美国、中东德国)的移动办公场景中的实际性能测试结果,并与搭载AMD锐龙4000系列处理器的笔记本进行了对比。

英特尔通过调查笔记本电脑使用者的应用习惯发现,70%以上的时间都用于多种不同的应用场景,如生产力工具、网页浏览以及内容消费和创作。在进行基准测试时,英特尔选择了符合实际应用场景的标准,以及内部使用的一些具体应用程序作为参考。

为了保证测试结果的一致性,两种平台(英特尔第11代酷睿与AMD锐龙4000)对比测试是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开箱即测,没有调整硬件或软件;屏幕亮度保持一致;系统模式设定相同等。此次对比中,英特尔选择了五款设备,其中包括微星、联想、惠普以及英特尔NUC品牌搭载第11代酷睿平台产品,以及联想和惠普品牌搭载AMD锐龙4000系列处理器产品。

Mobile Mark 18 测试主要考察的是续航能力和性能表现。在该项测试中,可以看出尽管AMD平台在续航方面略胜一筹,但其整体成绩并不高达550分钟左右。而对于搭载英特尔处理器的笔记本,其平均成绩高于AMD超过50%,这表明虽然AMD可能牺牲了一定的性能来获得更好的续航,但并未达到预期效果。

PCMark 10 应用程序评估则进一步展示了两种平台在不同工作负荷下的表现。在此项综合性的办公生产力评估中,不管是插电还是不插电情况下,搭载英特ル十一代酷睿处理器的大部分笔记本其间相差无几,只有少数型号出现较大差异。而对于搭载AMD锐龙4000系列处理器的小部分机型,在不插电状态下其输出效率降低最多可达38%甚至更多,这意味着它们在长时间运行时可能会逐渐变慢且耗费更多能源资源以维持同样的任务执行效率,即使是在原本较为稳定的初始阶段也能看到这样的潜规则影响。

SYSMark 25 综合评估也是一个典型例子,它涵盖了从简单到复杂各类任务,以确保能够覆盖广泛类型的问题。这份报告揭示了一点:即便是最基础级别的事务,也会导致大幅度功耗增加,从而造成用户所需花费时间完成这些事务加倍。如果我们考虑到现今市场上许多人正在寻找那些既可以快速完成工作又不会过热或消耗大量能源资源的心智负担小于3小时但每天至少要5小时持续运转4个月之久而且还能适应各种难题——特别是那些涉及图片编辑/视频剪辑或者任何其他具有先进功能要求操作—那它似乎很难找到满足所有这些要求并同时避免过热问题和充分利用所有可用的技术之一。因此,如果你有这个必要的话,可以考虑购买最新版本带有优化功能的大容量内存配置计算机,以确保你的计算机能够承受任何您可能遇到的挑战,同时提供最佳可靠性。

WebXPRT 测试专注于网页浏览速度,在这种情形下,不论是否连接外部供电源线,都显示出了Intel核心板相较于Ryzen核心板显著优势。在继续探索有关这一领域的问题时,我认为了解如何根据当前需求调整我们的方法至关重要。例如,如果你只是偶然需要远程访问某个文件夹或网站,那么安装VPN服务将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但如果你计划长期远程工作,你应该考虑升级你的网络安全措施,以保护您的个人数据安全。

CINEBENCH 是一种CPU效率分析工具,它被广泛用于衡量单核和多核CPU执行力的能力。当我研究这两个平台上的CPU效率的时候,我注意到,无论是单核还是多核,一旦切换至直流供电状态,就没有观察到显著变化。这让我开始思考一些关于未来创新项目的一些可能性,比如开发一种新的智能手机芯片,它既能提供强大的计算能力,又能保持长时间连续运行,而且价格适宜。

总结来说,对于需要频繁远程工作的人来说,最好选择具有良好绘图质量、高分辨率屏幕,并且能够承受长时间连续运转而不会过热的小巧便携式笔记簿电脑,这样可以帮助他们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减少因疲劳引起的情绪压力。此外,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即使是一台小巧便携式笔记簿电脑若配备良好的硬件配置也能够支持复杂任务,让它成为一个真正灵活且强大的工具,为现代商界提供不可思议的地位。

你可能也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