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英寸OLED电视亮相,最新研究表明喷墨打印技术不仅限于纸张,还能应用于半导体和OLED电视制造上。这种技术使得OLED电视屏幕变得轻薄如纸,且能够随意弯曲。据精工爱普生常务董事赤羽正雄介绍,这种方法可以节省资源近90%,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目前,索尼、三星、东芝、三洋和日立等顶尖品牌都在积极研发OLED电视。而韩国厂商正考虑将旧有的TFT-LCD设备转换为OLED应用。
OLED技术始于70年代,但直到2000年才开始用于电视领域。当时,它们主要是小尺寸的应用。在2004年5月18日,精工爱普生推出了世界上最大的40英寸OLED显示器,这一举动震惊了整个行业。一年之后,在2005年的同一天三星宣布,他们已经开发出40英寸的原型性OLED面板,并视之为进入大尺寸平面电视市场的先锋。三星这款40英寸的OLED电视仅有3厘米厚,其中显示面的厚度不到2.2厘米。
其优越性能吸引了广泛关注。具体来说,相比PDP/OFF液晶显示器,OLED结构简单,不需要背光源,使得产品更为简洁、成本更低。此外,由于电压较低,无需担心长时间使用导致发烫的问题,只要解决使用寿命问题,OLED就成为了理想产品。
尽管如此,对于爱普生的40英寸 OLED显示器以及三星同尺寸 OLED television而言,一些专家认为短期内实现大尺寸平面电视量产并上市销售仍然存在着相当大的困难。
专家指出,要真正实现产品化,有三个关键技术难题需要克服:大屏幕化、高分辨率,以及使用寿命问题。由于喷墨打印技术的大幅改进,大屏幕化和高分辨率两个难题已被成功解决,但产品使用寿命方面仍未完全解决。这意味着很多公司目前只能达到2000小时至3000小时,而实际上消费者所需的是10000小时至15000小时的使用寿命,因此真正可用的 OLED 产品可能要到2010年才能正式问世,而成熟期则是2021年左右。如果能解决这一问题,预计价格将降至每平方英寸5000日元,那么市场需求将迅速扩展,如赤羽正雄所言:“从成本角度看,现在平板电脑价格约为每平方英寸10,000美元,我们希望缩减到每平方英寸50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