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城市智能交通市场的发展再次焕发活力。从2010年到2017年,这个市场已经吸引了超过2000亿的投资。在这一波长期增长的背景下,一批系统集成商得到了巨大的利好,他们通过在资本市场上成功融资,实现了年度营收达到20亿以上的突破。
当年的故事依旧是关于数字化转型和创新驱动,而这背后,是一系列令人瞩目的项目。这些项目不仅规模庞大,而且技术含量高,让整个行业都充满了期待。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来看看具体的情况。一共有10个亿元级别的智能交通项目中标公告,其中8个已经公布信息。这10个项目总计约为17.2亿,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4%。其中,深圳交通违法及事故检测项目以6.03亿成为最大单项合同;安徽利辛县视频数据平台及智能交通系统二期项目紧随其后,以2.8亿中标;德阳市城市智能交通建设项目和世行焦作智能交通建设项目也分别以1.69亿和1.53亿中标。
除了这些宏观数据之外,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事实:内蒙古赤峰智慧停车系统建设PPP计划将总投资达到10亿元,其中第一期为1.5亿元,第二期预计为8.5亿元。而河南和四川是拥有最多过億項目的地方,有分別兩個項目。
在平安城市与雪亮工程领域,也出现了一些让人印象深刻的情况。一共有91个过億項目中,有75项已发布中标公告,其合计规模达180.6亿,比去年同期增长89.6%。新疆、广东、北京以及安徽等地各自贡献了大量资金投入至这个领域。此外,“雪亮工程”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这与国家相关规划相呼应。
最后,由于篇幅限制,我无法详细列出所有参与者,但要知道的是,一些企业,如北京易华录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山东易华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及青岛海信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都在这个领域取得了显著成绩。而政策环境对这一领域产生积极影响,使得平安城市项目迅速扩张,并且PPP模式也越来越受到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