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SC-V芯片如何在AI时代成为高性能CPU的新强手?答案可能藏于达摩院最新推出的玄铁C930处理器中。尽管它尚未达到Arm架构的苹果M4处理器性能水平,但C930已是服务器级CPU的前沿阵地。
2025年,达摩院举办了生态大会,展示了其在RISC-V领域取得的进展。技术专家透露,C930将于3月开始交付,并预计未来2-3年内,有云实例将采用这种处理器。
那么,这款服务器级CPU能否超越x86和Arm架构?首先,从市场需求来看,英伟达GH200系列和GB200系列芯片已经引领了CPU与GPU融合设计趋势。这些芯片需要匹配一个高性能CPU,而RISC-V提供更高性能和核数,这是相比Arm的一个优势。
其次,在AI应用方面,RISC-V具有灵活性和可定制化特点,可以针对算子自定义指令集,对硬件设计进行调整,以实现深度软硬件协同。这使得RISC-V成为AI需求的良好选择,并且没有其他架构包袱,使其原生支持AI需求。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DeepSeek等项目的推广,让更多人意识到开源才最具生命力,而RISC-V作为开放技术,将影响时代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不仅需要持续研发,还需建立强大的生态系统。
目前有25项标准正在被审批,其中超过一半与高性能或AI相关。在指令集层面支持Matrix扩展意味着可以同时支持通用计算(串行计算)和专用加速(并行计算)的能力,这对于AI算力的原生支持至关重要。
最后,由达摩院研发的玄铁首款AI专用处理器C908X,也显示出这一潜力,它能够运行Linux系统或RTOS,同时满足不同场景下的AI计算需求。而这背后,是不断完善硬件和软件栈,以及丰富软件开发环境所支撑的一切努力。